孩子失败了,很多家长第一反应是批评;
孩子成功了,又只是简单高兴。
可成长,不只需要情绪回应,更需要智慧引导。
如何正确面对孩子的失败与成功?这篇文章,值得一读。
《解码青春期》作者乔希·西普的养父罗德尼有个处事箴言:“不要把孩子从失败或成功中保释出来,因为这两种情况都能让他们学到东西。”这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,我也非常认同。失败和成功,都是成长路上的必修课。“失败是成功之母”这句话早已流传多年,也有人说“成功是成功之母”。在我看来,失败和成功,都是走向更大成功的重要一环,关键在于你如何面对和应对。
家长养育常见误区
在孩子成长过程中,家长容易走入两个误区:
一是过度保护,害怕孩子经历失败和挫折,总想着替孩子扫清障碍,避免他们受伤。这种做法虽然出于好意,但实际上剥夺了孩子自主应对挑战、培养抗挫能力的机会。
二是面对孩子失败时,急于批评指责,忽略了情绪接纳和问题复盘;而当孩子取得成功时,又只是单纯高兴或表扬,没有引导孩子进一步总结经验,提炼可以持续发展的能力。
无论是失败还是成功,如果家长只是停留在情绪反应上,而没有帮助孩子进行理性总结,孩子就很难真正从经历中积累成长所需的内在力量。
家长需要这么做:
面对失败:支持情绪,引导复盘
失败是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当孩子遭遇失败时,家长首先要做的,是允许并接纳孩子的情绪。沮丧、懊恼、伤心,这些情绪都是正常且必要的反应。
在情绪得到初步释放后,引导孩子一起复盘:
- 哪里出现了问题?
- 过程当中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?
- 下次遇到类似情况,可以尝试怎样不同的做法?
这样的过程,不是为了责备孩子,而是帮助他们形成自我反思和持续优化的能力。比起短期的输赢,拥有复盘思维、不断调整前行的能力,才是孩子一生受用的财富。
面对成功:庆祝之外,注重经验提炼
成功同样需要引导。如果只是一味庆祝或者简单表扬,孩子可能会把成功归因于运气或天赋,而忽视了自身的努力与方法。
家长可以在庆祝的基础上,引导孩子深入思考:
- 这次成功靠的是什么?
- 哪些努力、策略或态度起了决定性作用?
- 未来可以怎样保持或提升?
通过总结成功经验,孩子会意识到:成功并非偶然,而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积累和复制的。这种归因方式,能极大地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。
总结
失败和成功,都是孩子成长路上不可缺少的体验。
作为家长,我们需要做的,不是替孩子逃避失败,或仅仅为成功喝彩,而是教他们从每一次经历中,提炼经验、积累能力、塑造坚韧的内在力量。
成长不是一条笔直的大道,而是一次次在高低起伏中,学会面对自己、修炼自己的过程。
陪孩子走过失败,也陪他们总结成功,才是最好的支持和陪伴。
【推荐阅读】